星期四, 1月 27, 2005

隱性攻擊文化和偏見?

      「今天不讀書」這星期討論的是女孩間的隱性攻擊文化和偏見。
      所謂的隱性攻擊文化我也遇過。不過看過這節目後,仔細思考後的結果,真的遇到這種事的時候對象都是女孩耶!身為男生,不知是不是天生就是衝動的動物,總之就很容易的表達他們的情緒,或是頂多慢慢的疏遠,而不會採暗箭傷人的方式來攻擊。
      其實看了這節目,就讓我想起以前遇見的事,到現在,我也不知原因。就跟來賓陶晶瑩遇到的一樣,本來好像跟你很好的。但是,有一天就不理你了。可以說遇到數次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提起勇氣問原因的那次。到現在還忘不了提起勇氣問「為什麼」的時候,對方式如何的反應。我當然知道這不能怪她們,也許我有錯也不一定。只是我自己覺得沒有。
      不知是不是節目刻意安排還是只是剛好,我覺得會有這種情況多少跟「偏見」有關。也許就像陶子舉的例子,搶了別人喜歡的對象,而導致別人不怎麼喜歡你,但卻沒有仔細探究過為什麼。這就是因為別人覺得是一定是「故意」的偏見。
      「偏見=無知;有了偏見等於是把人看扁了,人在面對許多是事物時,總會習慣以二分法來界定。當第一映像確定之後,就再難以客觀立場來看待事件。」這也許也是對偏見的偏見。偏見造成的原因,優越感、無知等等,多多少少可以解釋上一個主題。

怪女孩出列:揭開女孩間的隱性攻擊

在台灣現今的社會中,一個女人難道不能夠說出真心話嗎?如果女性無法說出真心話、表達自己真性情,那女性們是如何處理這樣的情形?『今天不讀書』要討論的書 --- 【怪女孩出列】就是一本女孩為了怕傷人而把真心話藏在喉嚨裡,一味的壓抑、忍耐,最後的結果反而變成更不可收拾的地下戰爭,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。

相對於男性習慣以力氣解決衝突,女性仍有其獨特的侵略方式,和不為人知的陰暗面,在社會賦予女性「無邪」、「無害」的形象下,轉為隱性的攻擊方式。如聯合其他人,來孤立自己討厭的人。這種同儕之間的侵略行為,很多時候是正面、公開的攻擊行為,這種暴力不分男女,只是男性比較多是呈現在肢體的衝突上,而女性則習慣以情緒壓力折磨受害者,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在學校被欺負而不願上學甚至想不開而輕生。

女孩為何搞小團體?又有多少女孩為了怕傷人而不敢說出真心話?忍耐、忍耐再忍耐的結果,成了空氣中流動的戰爭。看來堅固友誼的背後,瀰漫著一觸即發的緊繃感。

小心!!偏見

「偏」 ==「人」+ 「扁」有了偏見,等於是把人看扁了。

人在面對許多事物時,總會習慣以二分法來界定,當第一印象確定後,就再難以客觀的立場看世界。英國批評家哈茲立特說:「偏見是無知的孩子。」日常生活的小小偏見或許無傷大雅,但是若牽涉到國際局勢、種族、政治的偏見,就會產生巨大的災難 ---

社會科學家在定義「偏見」上有所不同,但絕大多數同意「偏見」包含?一種對人或事先入為主,通常是負面的判斷。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則認為:「人們會把自己並不完全的經驗概念化,為了合理化自己,而將不好的標籤丟給別人;等這樣的謊話說多了,即成為習慣,而習慣就是種偏見。」

偏見是否該存在?依據 『小心!偏見』這本書作者彼得尤斯提諾夫所言,雖然「偏見埋葬了懷疑與真相」,但人活在世界就無法逃離偏見的無所不在。如何破除偏見,瞭解偏見的自省與查覺,就成了現代人首要的課題之一。

沒有留言: